李星昕:“微光”如炬 向光而行

作者: 发表日期:2025-06-06

  前言:看过中关村西区电子卖场的腾笼换鸟,看过中关村大街在暮色转明时渐渐车流熙攘,看过丹棱SOHO楼下的小花园随四季变换,看过清晨四五点的“特色”雾霾变成天朗气清。转眼间,李星昕已是一个陪伴海淀街道度过近九载青春的海街“老人”了。

  李星昕,海淀街道三级主任科员,自2016年入职以来,先后历经综合行政执法队、社区建设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等多个岗位。从维护城市环境秩序的“城市守护者”,到服务社区的“物业民生大管家”;从疫情防控中穿梭楼宇的“暖心大白”,到如今身兼人事重任、老干部工作的贴心人、青少年成长护航者,九年光阴将她淬炼成群众和老干部口中的“万事通”和“及时雨”。
  一、薪火相传,育才造士大国之根本
  (一)机制筑基强保障,协商共治聚合力
  李星昕同志深度参与海淀街道关工委“协商共治”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调动辖区单位资源参与其中,协调32个社区建立关工小组,将青少年事务纳入“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范畴。全年组织“五老”代表、青少年家庭等开展专题协商28次,动员青少年儿童参与小南庄社区“儿童乐园”改造、万泉小学“墙上艺术馆”建设等项民生实事,联动新东方、乐学东方等企业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及科技体验活动,惠及青少年超2000人次。
  (二)科技铸魂强特色,文化润心育新人
  她充分发挥海淀地区科技资源优势,组织青少年参观人工智能成果展、航天梦想体验课,依托地区单位开设科学实验课程,惠及新就业群体子女。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掐丝珐琅、京剧脸谱绘制等教学18场,覆盖青少年500余人次。联动神墨教育集团建立地区首家两新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教育基地,开设“银龄小课堂”,组织老专家讲授珠心算等传统文化30余场,实现科技与文化育人双融合。
  (三)志愿添彩增实效,绿色风尚植童心
  牵头成立“红领巾志愿者联盟”,发动13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垃圾分类督导、社区“四季焕新”行动。创新“社区小管家”品牌,收集青少年“美化楼道”“花园认领”等建议34条并推动落实。联动去哪儿网“爱心妈妈”团队关爱困境儿童,开展“与法‘童’行”普法教育,累计服务青少年120余人次,以实践行动培育绿色社区建设新生力量。
  二、承星履草,奋力谱写银发之担当
  (一)从“传声筒”到“贴心人”,精准服务暖人心
  李星昕同志主动转变服务理念,针对老干部智能设备使用困难问题,优化老干部活动报名方式,建立“一人一策”服务台账。动态管理18支老党员先锋队和102名“五老”人才库,组织27名老干部与青年社工组建“儿童帮帮团”,全年开展困境儿童帮扶专项行动12次。通过“老青结对”机制,为老干部搭建代际沟通桥梁,得到“五老”群体广泛认可。
  (二)主动向前显担当,解决难题除“心病”
  面对老干部反映的高额电费纠纷,她主动了解情况,凭借工作经验,多方协调职能部门,精准定位症结,老干部长达5年高额电费的问题在李星昕的全力帮助下彻底解决,困扰老干部多年的“心病”也终于落地。两年来累计化解老干部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诉求20余起,建立“家风调解室”促进社区和谐,以专业和耐心赢得老干部信任,被亲切称为“矛盾化解者”“贴心小管家”。
  (三)传承精神树典范,桑榆未晚映初心
  强化组织凝聚,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和线上线下理论学习,海淀街道新区社区第四支部委员会,获评海淀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广泛动员社区内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等,组建宣讲队,邀请“五老”人员上讲台,组建“老手艺传承队”“五老宣讲团”,邀请老干部讲述初心故事、传授非遗技艺,讲述老一辈人坚守初心使命的身边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老干部在文化传承、社区治理中持续发光发热,实现“老有所为”与“少有所学”双向赋能。
  三、行稳致远,不断开创工作之新局
  (一)守正创新提质效,服务大局显作为
  推动落实好“家校社企”联动模式,全年组织“亲子科普阅读会”“药王节文化传承”等活动60场。推动汽车之家能源空间站等8处场所设立“青少年治理实践角”,构建“1+3+32”服务网络。联合辖区企业提供职业体验、在线辅导等定制服务,惠及青少年1500余人次。
  (二)角色转换炼本领,淬火成钢践初心
  历经城管、物业管理、组织人事等多岗位锻炼,李星昕将“负责任”和“接地气”的工作方法融入各项工作中。在刚性执法中注入民生温度;面对矛盾纠纷,以“群众语言”架起沟通桥梁;在人事工作中严谨细致。多领域历练让她既能立足全局建章立制,又能深入一线化解具体问题,以扎实作风实现从“业务新手”到“多面能手”的蜕变。
  (三)厚植情怀勇担当,微光成炬照征程
  始终秉持“理解微光、成为微光、守护微光”理念,在各项急难任务中冲锋在前。坚持“做而不说、多做少说”原则,推动老干部服务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同频共振。2024年助力街道关工委获评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

  结语:2025年海淀区“能力作风建设年”征程已启,海淀街道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奋力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一方面,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双轨并进,通过专题培训、岗位练兵、案例研讨等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四种能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接地气”的过硬作风。另一方面,始终把离退休干部作为宝贵财富,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五心”践初心,持续优化“老青结对”“银龄课堂”等载体,搭建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文化传承、关爱帮扶的多元平台,让“银发力量”在基层议事协商、志愿服务、家风建设中焕发新活力。海淀街道将以能力提升赋能作风转变,以银发智慧助力治理创新,奋力实现“老有颐养”与“少有优教”同频共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