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地位作出的最准确最精辟的判断。
我们党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从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第一次结合到第二次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过三次理论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经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并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作主人,并成功进行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创造了邓小平理论,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创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成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彰显这一科学理论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地回答了当今国际社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错误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彰显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就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实现不断理论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理论创新都具有时代特征,都是一个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创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理论创建于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建于领导中国人民在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期,不同时期的理论成果,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理论来源实践又高于实践,所以理论创新成果都具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两个方面。相对真理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对那个时期能起指导作用,但是超过历史时期可能就失去了指导作用。绝对真理理论部分由于高于实践,可能发挥长远的指导作用。如毛泽东思想,属于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理论成果。但是,属于世界观方法论那些理论成果如《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至今仍发挥指导作用。还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的价值观念将会长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理论创新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们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是守正与创新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延续。守正,守的是世界观方法论及贯彻共同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不忘本质,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
理论创新还要勇于创造。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书本里没有的,别人没有讲过的,富有原创性独特性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许多理论观点是原创性独特的理论。理论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而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发生、发展、变化的前瞻性、针对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如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得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政治优势是共产党领导,是我们对党长期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得出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天行大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得出来的。这就是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些理论观点都有极强的生命力,有长期指导作用。
理论创新无止境。理论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终止符。人民对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永远不会终止,经济社会也会不断发展进步。所以理论也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理论创新指明方向。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高度契合,以及明确了他们之间的结合点,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亿万人民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是有基础,二是有空间,是理论创新攀登高峰前所未有的良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能创造出既能符合时代客观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成果,并将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的思想动力。
理论要创新,思想要更新,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要学习新思想,更新旧观念,跟上新时代,传递正能量,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发挥政治优势,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者系中关村街道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