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号”与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

作者: 发表日期:2019-03-08

  北京大学昌平理科分校位于明十三陵附近,最早筹划于1959年。当年它在北大师生口中有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名字——200号。这里诞生的150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应该说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

  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谈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好像不能不提北大200号,共和国第一台每秒百万次大型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1969年5月,北大原无线电系335专业、数力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半导体专业的教职员工和留校大学生共同在200号筹办电子仪器厂,同年底投入使用,开始研制和生产。当时二车间就是今日北大微电子所的前身,搞半导体晶体管;一车间搞计算机整机。1970年北大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电子仪器厂实行厂办专业,先后在200号办了计算机专业、半导体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和为昌平地区服务的电工培训班,同年开始先后分批招几百名初中生和部队退伍军人进厂当工人。

  建国初期中国的石油勘探打井出油率比较低,原因是数字处理技术落后,误差较大,当时还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封锁。1969年11月27日,驻北大宣传队指挥部和校革委会向国家计委、四机部军管会和市革委会写报告,接了个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国家任务——为石油部研发试制集成电路每秒运算上百万次的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数字计算机(俗称150机)。

  150工程由北大电子仪器厂与电子部738厂、830厂及石油部、地质部、二机部共同合作,三个部是使用单位,研制以北大和738厂为主。12月27日宣传队指挥部、校革委会向市革委会仪表局提出《申请流动资金的报告》,请求拨款300万元。国家抽调了大批工作人员参加150工程,如738厂的孙强南、李玉珍,石油部的陈建新、王宏琳,地质部的谢呈奇等。那时200号革委会主任是军宣队代表童宣海同志,副主任是北大的陈良堃和贾世起同志。童代表在全体大会上表态说,150机是国家重点工程,一天不能拖。

  1969年12月,150工程正式开始。那时国际计算机软件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而我国计算机事业还是初创时期,一缺资料,二缺经验,真正是白手起家。大到集成电路板,小到包裹电线的外膜,都是从无到有地生产起来。150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方面孙强南负责总体设计,许卓群、潘太明等设计控制器,王攻本、宋万寿等设计运算器,张兴华负责内存,俞娟芬、陈葆珏等负责交换器,王一心等负责打印机,曹在礼负责印制电路板,董士海、邵维忠等负责电源。在软件系统方面,杨芙清、俞士汶、徐联舫、陈成森等设计多道运行操作系统,朱万森、杜淑敏、王永宁等设计BD-200语言编译系统,许寿椿、朱慧真等设计汇编语言系统……大家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不断向计算机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发。

  150机于1972年底组装调试完毕。1973年一个春天的早上,经过一整夜调试,150机在一个凌晨唱出了《东方红》乐曲,用扩音喇叭放出去时,整个200号都沸腾了,大家高喊着:“150机研制成功了,能够唱《东方红》了。”

  1973年5月,在童宣海和蔡伯兴带领下,参加研制的同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将计算机从昌平搬到河北徐水进行考核。当时合同规定150机平均稳定运行时间为8小时即可达标。先后共进行了三次“考机”,最后一次“考机”,平稳运行时间竟达69小时,大大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指标。

  7月4日,150机出厂,经6个月3000多小时的运转,证明性能良好,石油部非常满意。该机开始是为石油工业地震勘测的需要设计制造的,但它后来也适用于工业、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等部门各种大型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

  1973年8月26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由北京大学和北京有线电厂等有关单位共同设计的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交石油部使用。当年底就成功处理了第一批地震数据。1974年4月,150机又成功处理了我国第一条数字地震剖面,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被称为“争气剖面”。

  150机承载着中国制造的“诗和远方”,庞然大物浑身上下都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发的,没有一点儿外国的东西。当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纪录片《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先后在全国上映。现在中华世纪坛的铜制甬道上还铭刻着150机系统的辉煌历史。庆祝建国60周年时新华社将150机系统研制成功列为1974年共和国大事之一。

  张兴华同志回忆,150机先后生产了4台,第1台交石油部使用,第2台交地质部,第3台交中央气象局,1978年生产的第4台交石油部江汉油田使用,该机后来正常运行了十几年。150机系统的运行和应用为石油勘探数字化做出了贡献,实现了共和国地质勘探的第一次数字化革命。

  1974年,日本富士通公司曾第一次派代表团访华,进行计算机技术交流。一下飞机,日方就提出要和150机研制人员座谈。北大派杨芙清和潘太明去友谊宾馆参加交流。150机系统的技术,特别是多道运行操作系统设计让日本友人感到震惊,让他们看到了150机系统的国际水平,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说不尽的200号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200号给北大人留下了太多记忆,这里曾是他们的舞台,这里有他们的事业,面对激情燃烧的岁月,致广大而尽精微。

  1972年,另一个型号的计算机也在北大200号开始研制,即每秒运行150万次的集成电路中型数字电子计算机“6912”机,取此名是为纪念电子仪器厂成立的日子“1969年12月”。此机是可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974年9月中旬,电子仪器厂研制的第二台6912(2)集成电路计算机制成,被运往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6912机研制工作共生产了12台,北大留两台自用,另外8台分别给了北京空军、四机部12所、总参测绘局、成都地质学院、中山大学、石油部洛阳炼油厂、水电部研究院等单位。

  1976年还是在北大200号,电子仪器厂半导体车间(今北大微电子研究所前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硅栅N沟道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实现了NMOS硅栅工艺零的突破。此项研究和150机系统、多层印制电路板一起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到1981年北大电子仪器厂全部撤回学校总部。后来三厂合并入北大青鸟公司。2000年暑假后,北大应用文理学院入驻200号办学。

  多年以后,陆平同志仍一直关心母校的发展建设。在因病逝世前还对前去看望的北大同志强调说,北大在海淀发展的前景有限,千万不能把十三陵分校给丢了。最后的嘱托令人感动。

  由于诸多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北大昌平分校并没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但在这里诞生的150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却应该说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

  (作者陈芳系海淀区政协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