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成长共生 向光而行

海淀区父母成长学院与中关村教育共同体家校社协同工作总结会圆满举办

作者:海淀区关工委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5-08-28

  8月25日,海淀区父母成长学院与中关村教育共同体家校社协同工作总结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圆满举办。海淀区关工委主任刘恪,“关爱海霞”法治教育专业顾问委员会主任王振峰,“关爱海霞”家庭教育专业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父母成长学院创始发起人李晓云,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主任、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振惠等领导、专家、学区、教师及家长代表出席。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多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果,展望未来教育新生态。

  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赵芳作《父母成长学院年度汇报》;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朱莉以真实案例分享《父母成长学院温情回响》;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吕若阳作《沙龙搭平台 协同创新篇》报告;家长代表表示,父母成长学院课程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形成了“朋辈互助”成长共同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王振惠作《生命觉醒·父母成长·协同育人:家校社共育新生态》主题发言。她从背景目标、实践路径、成效启示三个方面总结了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并从教育生态的底层逻辑出发,深度解码“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从强内涵、搭好台、建机制等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展望。

  李晓云作为项目首席专家,分享了父母成长学院成立运行一年多来的实践感悟,他表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年多来通过在学区和学校深入、系统、持续的实践,父母成长学院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教育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理想与责任,唯有共同探索,方能走向更远。

  在对话环节中,与会领导与专家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挑战与突破”展开深入交流。

  刘恪充分肯定了父母成长学院在家校社协同共育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强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共同破解教育难题。她提出建立项目评价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和常态化,促进试点经验全面推广,并鼓励大家继续以“成长共生”为理念,以“向光而行”为姿态,共绘新时代教育的美好蓝图。
  下一步,海淀区关工委将继续以父母成长学院为重要平台,深度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家校社育人合力,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