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五好”基层关工组织风采展示(九)

作者:万寿路街道关工委 发表日期:2025-04-09

  为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实施意见》,持续加强基层关工组织自身建设,海淀区关工委以“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为目标,扎实推进“五好”基层关工组织建设工作。在2025年全市关工委工作会上,海淀区10个基层关工组织被命名为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
  为充分发挥“五好”基层关工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海淀老干部”公众号将刊发海淀区10个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组织工作风采,供各基层关工组织学习借鉴,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全、辐射带动的生动局面,推动海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

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4号社区关工小组
  复兴路24号社区关工小组2020年11月5日成立,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党建带关建,围绕“五好”基层关工组织建设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工作有序开展。
  一、领导班子建设好
  社区关工小组领导班子健全,人员结构合理,保持相对稳定。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结协作,主动协同社区,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工作。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党组织的决定和工作部署,研究决定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五老”作用发挥好
  社区关工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小组主动作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积极配合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进行慰问,做好服务保障,加强关怀帮助。

  三、制度健全执行好
  社区关工小组结合实际,以多种形式组织动员社区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壮大“五老”工作队伍。2023年成立“筑梦童年、校外传承”“五老”工作室,社区关工小组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四、积极探索创新好
  社区关工小组倾力打造“倾心育新苗 接力当园丁”工作品牌,并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容,全力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始于1977年,40余年来,社区校外教育活动从未间断,寒暑假期间,社区精心规划活动,党委召集会议周密部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复兴路24号社区作为大院型社区,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和军地共建优势明显,“五老”积极发挥作用显著,社区6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凭借奉献精神、丰富经验和专长,义务担任校外活动辅导老师。社区常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寓教于乐,覆盖面广,受益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社区党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精心组织每一项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充分体现了社区关工小组和“五老”的责任与担当,社区先后被市、区、全国评为校外教育先进单位,传承不息,薪火相传。

  五、活动经常效果好
  社区关工小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社区关工小组立足实际,力争做到月月有活动,在校外教育项目设置上,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活动内容;在活动形式上,根据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做好个性化安排,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参加体验硬软笔书法、篆刻、绘画、下棋、打门球、多米诺骨牌、假日小歌舞、国学礼仪、青少年成长心理辅导、写春联、做灯笼,参加社区环卫劳动、慰问解放军、参观学习等,各类活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





  下一步,社区关工小组将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继续奋斗,持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一方面,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协同、驻地单位联动,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坚持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结合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文体活动、参观访问、阅读分享、沉浸式体验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全面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